发起交叉创新邀请
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
格巴勒先进材料实验室
Geballe Laboratory for Advanced Materials
国家
美国
地点
斯坦福
依托单位
斯坦福大学
主体类型
教育性质
涉及学科
工学、理学
涉及领域
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纳米科学与技术
研究方向
量子材料基础,功能性磁性、光学和电子材料,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材料,仿生材料
主体简介

Geballe先进材料实验室(GLAM)是一个独立的实验室,支持和促进科学和工程先进材料的跨学科教育和研究。

Geballe先进材料实验室(GLAM)成立于1999年9月1日,是一个向研究院长报告的独立实验室。该实验室支持来自应用物理,化学,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物理系的30多名教职员工的研究活动。

主要研究:量子材料基础,功能性磁性、光学和电子材料,能源和可持续发展材料,仿生材料等。

The Geballe Advanced Materials Laboratory (GLAM) is an independent laboratory that supports and promotes interdisciplinary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dvanced materials.

The Geballe Advanced Materials Laboratory (GLAM) was established on September 1, 1999 as an independent laboratory reporting to the Director of Research. The laboratory supports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of more than 30 faculty members from the departments of Applied Physics, Chemistry,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Physics.

Main research: quantum materials, functional magnetic, optical and electronic materials, ener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terials, biomimetic materials, etc.

联系方式
(650) 725-7455
  • 工学前沿案例
  • 工学前沿热点
  • 新材料 | 原子级超薄材料有望提高光电技术使用效率
  • 新材料 | 将新型电介质组件应用于微型晶体管可大幅提升电子元件性能
  • 新材料 | 利用新型框架可控制材料中的无序结构
  • 材料科学思维创新 | 创新应用硅树脂制成软材料可抵抗撕裂与变形
  • 材料科学创新思维 | 在3D打印中创新使用液体树脂可使材料“自我修复”
  • 新材料 | 创新开发新系统“micro-CAL”可在玻璃结构中打印微尺度特征
  • 新材料 | 创新利用”catholyte”开发新材料可使植入式电池更持久
  • 医用新材料 | 新型“软骨替代品”可缓解膝盖疼痛
  • 新材料 | 利用新型碳基材料可制成更优性能的新型干燥剂
  • 材料科学创新思维 | 创新开发“磁性编程”使材料可选择性地自组装
  • 利用氮化镓制造无芯片无线传感器
  • 国际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具有高树枝状短路抗性的快速充电铝硫电池
  • 创新使用木质涂料可减少医院器具表面的微生物
  • 创新开发新系统“micro-CAL”可在玻璃结构中打印微尺度特征
  • 创新利用”catholyte”开发新材料可使植入式电池更持久
  • 新型氧化铪铁电PRC架构或可提高AI计算性能
  • 基于拉曼光谱和细金网开发新型传感器
  • 创新结合栅极氧化物与硅晶体管可使计算机更加节能
  • 使用“新型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钾在特定条件下的固液共存态
  • 创新利用“三聚氰胺”结合DTEA捕获二氧化碳可节约成本
相关创新主体
  • 日本东北大学多元材料科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九州大学碳中和能源国际研究所
  • 麻省理工学院-考古与民族学材料研究中心
  • 保罗·谢尔研究所
  • 德累斯顿莱布尼茨固体与材料研究所
  • 全俄航空材料科学研究所
  • 马克斯·普朗克钢铁研究所
  • 西班牙马德里材料科学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所
  •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
  •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 阿贡国家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
  • 韩国科学技术院卫星技术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九州大学氢材料高级科学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