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交叉创新邀请
领域
里昂纳米技术研究所
Institut des Nanotechnologies de Lyon
国家
法国
地点
埃居利
依托单位
里昂中央理工学院
主体类型
教育性质
涉及学科
工学
涉及领域
纳米材料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研究方向
功能材料,电子技术,光子与光伏技术,生物技术,通信技术
主体简介

里昂纳米技术研究所依托于里昂中央理工学院建立,致力于发展微纳米技术领域的多学科研究,研究领域包含功能材料、电子技术、光子与光伏技术、生物技术与健康4大领域,共有245名员工。2012 年在 CPER I@L-NanoLyon 项目框架下投入新基础设施,其中有 600 m² 的无尘室。研发沉积、光刻、蚀刻、退火等通用技术。在功能氧化物、III-V 族半导体、硅、光子学、光伏、生物芯片、微流控、聚合物等特别技术领域也深入探究。

研究所的实验设施齐全,计算与仿真设备作研究所的高性能服务器或支持开发软件,各种实验设备帮助观察分析,支持纳米技术研究深入发展。将科学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涵盖信息通信、能源环境和生物健康等重大经济领域,包括电子和光子技术的组件和回路、光伏太阳能和环境、能源回收微系统、生物芯片、微实验室、传感器等。

The Lyon Institute of Nanotechnology, founded by the École Centrale polytechnique de Lyon, is commit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micro and nanotechnology, including functional materials, electronic technology, photonics and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biotechnology and health, with a total of 245 employees. In 2012, new infrastructure was introduc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CPER I@L-NanoLyon project, with a 600 m² cleanroo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deposition, lithography, etching, annealing and other general technologies. He also conducts in-depth research in special technical fields such as functional oxides, III-V semiconductors, silicon, photonics, photovoltaics, biochips, microfluidics, and polymers.

The institute's experimental facilities are complete, computing and simulation equipment is used as the institute's high-performance server or support development software, and various experimental equipment helps observe and analyze, supporting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research. Comb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with applied practice, it covers major economic areas such a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nergy environment and bio-health, including components and circuits of electronic and photonic technologies, photovoltaic solar energy and the environment, energy recovery microsystems, biochips, microlabs, sensors, etc.

联系方式
+33 4 72 18 60 43
  • 前沿案例
  • 前沿热点
  • 机器人 | 创新利用旋转马达提高机器人跳跃高度
  • 金融学创新思维 | 通过金融建模促进对可持续基础设施的投资
  • 利用原子的缺失打造不同强度的复合半导体材料
  • AI+粒子物理学 | 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创新开发“粒子流算法”
  • 癌症诊疗创新思维 | 创新通过代谢组学分析揭示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与肿瘤代谢的关系
  • 创新新材料设计用于捕获二氧化碳排放
  • 利用储存药物的纳米粒子恢复干细胞活性
  • 城市管理创新思维 | “AI+城市管理”打造低碳出行模式
  • 新型无人机技术提高了预测火山爆发的能力
  • 水净化创新思维 | 创新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解决砷污染饮用水问题
  • 创新利用数学方法发现食物特异性神经元
  • 利用人工智能开发可预测心脏病发作风险的视网膜扫描技术
  • 利用人工智能优化污水处理模式
  • 全新升级基于AI的无需预处理即可对活细胞进行定量成像的全息显微镜
  • 创新结合栅极氧化物与硅晶体管可使计算机更加节能
相关创新主体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芝加哥大学基因组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IGSB)
  • 斯坦福大学预防研究中心(SPRC)
  • 斯坦福大学心血管研究所(CVI)
  • 布里斯托尔大学伊丽莎白·布莱克韦尔健康研究所
  • 加州理工学院贝克曼研究所
  • 雪城大学坎贝尔公共事务研究所
  • 芝加哥大学卡夫利宇宙物理研究所(KICP)
  • 麻省理工学院安利捷水和食品系统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莱顿非洲研究中心
  • 韩国科学技术院三星显示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昆士兰大学临床研究中心
  • 国家生物标准和控制研究所
  • 斯坦福大学Bio-X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昆士兰大学生物医学科学学院
  • 九州大学亚洲和大洋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