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交叉创新邀请
领域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
Max Planck Society
国家
德国
地点
慕尼黑
依托单位
德国政府
主体类型
科研性质
涉及学科
理学
涉及领域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新材料,医疗,基因编辑,软件开发
主体简介

1948年由德国政府资助成立的全国性学术机构和独立的非盈利性研究组织,前身是1911年成立的的威廉皇家学会。学会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各方面,下设生物和医学部、化学、物理和技术部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部,拥有86个研究所和29位诺贝尔获奖者。主要负责支持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推动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与多国深度合作设立研究中心,促进科学发展。

In 1948, a national academic institution and an independent non-profit research organization funded by the German government, formerly known as the Wilhelm Royal Society, founded in 1911. The Society covers all aspects of the natural and humanities, with the Faculty of Biology and Medicine, the Faculty of Chemistry, Physics and Technology, and the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86 institutes and 29 Nobel Laureates. It i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supporting basic research in the fields of natural sciences, lif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promoting the opening up of new research fields, and establishing research centers in deep cooperation with many countries to promot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联系方式
+49(89)2108-0
  • 前沿案例
  • 前沿热点
  • 机器人 | 创新利用旋转马达提高机器人跳跃高度
  • 神经科学创新思维 | 创新利用神经界面技术管理脑部疾病
  • 机器人+仿生学 | 微型机器人使用磁力驱动模仿水母运动
  • 材料设计创新思维 | 创新使用3D打印制造新型钛合金
  • 材料设计创新思维 | 创新利用“DNA折纸”技术开发能够模仿生物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新材料
  • 动物迁徙创新思维 | 创新探究北极燕鸥在气候变化下的迁徙及生存情况
  • 数字建筑创新 | 元宇宙世界中的数字虚拟画廊“NFTism”
  • 临床医学理论创新 | 嗅觉丧失或预示着认知功能下降
  • 运动人体科学创新思维 | 创新揭示IPC提高肌肉耐受缺氧供应的能力
  • 使用干燥样本可高效监测冠状病毒和疫苗接种情况
  • 全新升级基于AI的无需预处理即可对活细胞进行定量成像的全息显微镜
相关创新主体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瓦赫宁根大学食品安全研究所
  • 麦戈文脑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干细胞中心
  • 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
  • 哥伦比亚大学纳米研究倡议(CNI)
  • 莱布尼茨学会
  • 索尔克生物研究所
  • 康奈尔大学房地产和金融中心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生物学中心(CCB)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康奈尔大学食品安全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ETH 风险中心
  • 康奈尔大学全球健康中心
  • 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
  • 马克斯·普朗克艺术史研究所(Hertziana图书馆)
  • 爱荷华州立大学粮食安全和公共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