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背景
“共和壹号”位于老仓山桥南环岛十字路口,连接烟台山、泛船浦和会展中心,是“烟台山—泛船浦”历史文脉的重要一环。
该项目的设计团队——大成设计接到案子后,进行了实地考察。当设计师看着破败的原“省外贸仓库”,心怀澎湃的同时,始终对它保持敬畏之心。因此在构思本案时,尊古成为很重要的脉络。在保留原有屋檐和外形特征的基础上,将内部重组,打造一个时间与空间、功能与内涵并存,当代与传统有序连接的场所。
创新过程
由于建筑本身是双人字屋顶结构,不同切面的层高呈规律变化,根据人在内部活动的预设,设计团队将挑高充足部分预留给重要的功能体块,于是空间主要被划分为前、中、后三大区域,分别作为总裁办公和接待、私人展览、以及休闲娱乐用途;区块的连接处则分布着走廊、酒窖、KTV室、操作间、卫生间等功能服务区。
入口接待处引入自然天光,从破晓到午夜,光影时时变幻,赋予空间灵动的气息。
右侧的茶室与餐厅相连,多路径规划令两处空间既独立又可根据场景的需要进行组合。除此之外,与接待区衔接的服务通道,同时和西厨、酒吧贯连,动线上更为灵巧合理。
历史建筑的改造设计不仅要还原、保护建筑本体,更重要的是对其所在的空间场景进行再生设计。共和壹号正在恢复生机,在办公、接待之外,融入了美术馆的功能,我们依屋面之势,通过体块穿插,将内敛雅致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的设计语言,打造一个回廊式展区,以展现浓厚的人文底蕴与本土的艺术特色,最终延续老建筑的良性更新。
展区的屋顶铺设了两排天窗,自然光轻而易举地进入室内,再配合反光板和过滤器,使进入空间的光线尽可能柔和,观者迈入该空间,体验到的是舒适而不会过分晃眼。除此之外,自然光能够在展品展现的过程中更好地呈现出其真实性及艺术性。
穿过逼仄的走廊,映入眼帘的是墨绿的沙发和年代久远的老凳子,婉约的氛围、色彩的碰撞,空气中弥散着欲说还休的暧昧,像极了《花样年华》中呈现的经典场景,将人拉回上个世纪黄金时代。
往里走,民国时期的老家具和裹挟时代印记的琉璃灯罩,兼具实用性和复古的调性,搭配精心甄选的色彩鲜明的软装陈设,每一个转场、定格都是一幅精心构思的画卷。
都说民国是最好的时期,传统未被抛弃,新事物被温和接纳,我们何其有幸能够参与城市古建筑改造,重现经典,以致敬一个永不落幕的时代!
智能推荐
心理学创新思维 | 融合多种技术手段揭示恐惧消退形成新记忆的动态印迹网络机制
2022-07-29该研究综合运用动物行为学、神经活性捕捉原位标记、光遗传学、神经环路示踪、电生理、在体光纤记录等多种技术手段,针对恐惧消退中形成的新记忆--消退记忆,在记忆印迹细胞群及其互相连接构成的印迹环路和印迹网络层面,揭示了消退记忆从形成到遗忘的基本演化规律,为理解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重大情感障碍疾病治疗后复发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考古学创新思维 | 使用多光谱成像技术研究喜帕恰斯星表的碎片
2022-11-19莱昂罗宾中心(CNRS /索邦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多光谱成像技术研究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在公元前二世纪撰写的恒星目录碎片。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