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背景
台风接近陆地时会带来海浪、海啸等,海啸给许多沿海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当巨大的海浪进入海湾时,微观层面上会发生一些人们几乎察觉不到的事情。
创新过程
被称为μ介子的高能粒子一直存在于大气中,可以轻松穿过大质量物体。μ介子会无害地穿过普通物质,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前景。大气中的μ介子粒子,由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产生,被额外的水体积散射得比其他方式略多,这意味着通过海湾的μ介子数量会随着海洋的膨胀而变化。
东京大学Muographix的Hiroyuki Tanaka教授一直在探索μ介子的应用,发现它们可以被用来观察火山内部,甚至探测古代地震。而在气象现象方面,特别是海啸,μ介子也能发挥作用。
东京湾海底超千米测深探测器(TS-HKMSDD)是世界上第一个水下μ介子天文台,探测器在海啸期间探测到不同的μ介子活动。TS-HKMSDD测量通过其上方海域的μ介子,计算隧道上方水量的变化,在2021年准确检测台风后的轻度海啸。
水下μ介子天文台在海啸期间探测到不同的μ介子活动,探测方式对应于用其他方法测量的海浪。结合这些读数,研究摒弃了其他有缺点的办法,使用Mugraph数据来准确模拟海平面的变化。
Mugraphy利用高能μ介子(>几十GeV)的强大穿透能力及其相对论效应,通过识别μ介子穿过物体的位置并随后在二维平面上创建穿透μ介子数量的图来映射内部空间分布。高能μ介子起源于银河宇宙射线(GCR),GCR主要由质子和α粒子组成。这些带电粒子通常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相互作用,并产生μ介子。Mugraphy利用μ介子的特性,特别是它们的穿透性和普遍性,用于各种应用,包括可视化火山,隧道,天然洞穴和文化遗产的内部结构。
与潮汐计、卫星、浮标或海底本身的传感器等的测量海平面变化的方法相比,安装在海底隧道中的TS-HKMSDD和基于它的将来的仪器可以更便宜地建造和运行,进入也更容易,并且由于它们没有活动部件,因此不会受到物理磨损。至关重要的是,TS-HKMSDD的数据既实时又高度准确,这是使其适合可靠的预警系统的两个关键标准。
创新关键点
基于μ介子的特性和Mugraphy创建海底超千米测深探测器,对台风后的海浪和海啸进行预测。
创新价值
新的海啸预测数据实时且高度准确,对于减少海啸带来的损失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推动气象现象研究发展。
智能推荐
气象科学创新思维 | 使用气候模型探究冬季地中海气候结构变化带来的生态影响
2022-10-15以色列研究人员通过对降雨数量的观测,动植物状态的研究,气象模型的预测三种方式完成对以色列冬季两栖生态环境的鉴定与考察。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环境学创新思维 | 创新汇编数据集分析地区气候变化及其相关风险
2022-11-02生态中心的研究人员与联合国人居署和One Architecture & Urbanism合作,领导了一个新项目,旨在突出气候风险、生物多样性和世界上最贫穷城市的城市增长之间的冲突点。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