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背景
心房颤动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导致心力衰竭、早期死亡和中风。对于心房颤动患者,目前有用于控制心房颤动和维持正常节律的药物。但这些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同时,会导致下心室中不同类型的心律紊乱,也称为室性心律失常,这可能更危险甚至致命。现有的一些AF药物对肝脏、肺和甲状腺等其他器官也有害。因此,开发有效且更安全的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
创新过程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药学系由8名成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改进的药物,用于治疗最常见的心律紊乱——心房颤动(AF)。这一技术突破可能使全球数百万心房颤动患者受益。新药物名为poyendarone,研究结果2022年3月16日发表在《植物学报B》杂志上。
研究团队发现,目前一种名为dronedarone的心房颤动药物会导致一种关键心酶失活。该酶通常会将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代谢物,促进心脏生理功能,如正常跳动和心肌细胞健康。dronedarone会被心脏酶代谢形成药物代谢物,与酶的活性位点不可逆地结合,从而失活。酶的失活反过来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因此使用dronedarone而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必须立即停止用药,考虑其他治疗方案。
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修改dronedarone的化学结构,成功地规避了这种潜在的致命副作用。研究通过用氘原子替换药物分子上存在的选定氢原子来实现这一目的,这个过程称为氘化过程。这种变化可降低代谢物的反应性,不再能够使关键的心脏酶失活。
通过实验室研究,研究小组还发现,改进的药物保留了几种有利的药物相关特性,例如它如何有效治疗AF并且可以被身体有效地处理。与dronedarone一样,新的药物分子poyendarone预计将以片剂的形式给药。
开发既有效又更安全的现有药物的改进版本对于解决心房颤动治疗中未满足的医疗需求非常重要。研究人员表示,新研究是首次应用氘代作为药物发现策略,以优化疗效,同时减轻药物分子的副作用。研究结果展示了通过开发有效和安全的药物来增强患者护理的可能性。
Poyendarone代表了增强当前药物特性的范式转变,选择性地消除了药物危险的副作用和器官毒性,同时保持其调节异常心律的能力。研究小组正在寻找进行相关临床试验的机会,这些临床试验将建立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创新价值
创新使用氘原子替换药物分子上存在的原子,以氘化过程消除治疗心房颤动的药物的副作用,满足治疗需求。研究成果有助于进行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减少世界各地不断增长的AF患者数量。
智能推荐
药学创新 | 重组新型蛋白ISM1用以开发治疗慢性肺病的生物药物
2022-09-30新研究为开发治疗COPD的新型有效药物提供了新的途径,并且可扩展研究ISM1治疗其他炎症性呼吸道疾病的可能。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药学创新 | 利用“特定分子调节”可开发新型降胆固醇药物
2022-09-29科学家们证明了角鲨烯单加氧酶在与一种叫做泛素的特定分子结合时,是如何被破坏并抑制胆固醇的合成的。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新型强效核糖核苷抑制剂用于治疗新冠肺炎
2022-06-30美国默沙东的一项研究显示,服用新型抗新冠病毒药物莫努匹拉韦(Molnupiravir)3天后可消除新冠病毒,对SARS-CoV-2(新冠病毒)原始毒株、Delta和Omicron均有效,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参与者需要5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达到这个目标。该研究将在2022年的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大会上发表,由默沙东制药公司的Julie Strizki博士及其同事开展。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大型创新研究发现新生儿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特征
2022-08-29该研究团队合作了7年多的时间,分析了非洲和南亚等7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母亲及其新生儿肠道菌群中的抗生素耐药性基因(ARG)的存在情况。这项研究展示了两个新奇的观察结果。首先,抗菌素耐药性传播的发生率,包括碳青霉烯耐药性,不仅在南亚,而且在非洲一些地区都极为令人担忧。第二,新生儿对碳青霉烯耐药的发生率非常高,而且抗菌素耐药性在婴儿出生几天内就会出现。这项研究能够在出现败血症的新生儿血液培养中确定细菌耐药性模式,这将会导致实验性药物治疗的重要变化,并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同时引发了人们对抗生素使用政策的担忧,并将影响医疗机构的卫生和感染控制做法。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