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背景
唐氏综合症是由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大约80%的唐氏综合症患者在40到50岁之间会患上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在唐氏综合症患者中发生的频率更高,年龄也更早,诊断唐氏综合症患者的阿尔茨海默氏症也更加复杂。因为已经存在的智力缺陷使得识别认知障碍更加困难,而且需要患者同意进行侵入性操作,如脊髓液测试。因此,找到一种简单的诊断方法是非常急需的。
创新过程
瑞典隆德大学领导的一项研究将血液生物标志物与PET成像结果进行比较,证明通过血液测试检测确定唐氏综合症患者是否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是可行的。这项研究的成果论文《使用血浆生物标志物检测唐氏综合征中的脑Tau病理学》发表在2022年7月5日出版的《美国医学会神经病学杂志》上。
研究涉及300名唐氏综合症患者,其中40%的人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迹象。研究人员将血液测试检测到的tau蛋白和淀粉样蛋白病理与PET成像结果比较,观察人们大脑中是否存在显著的蛋白质积累,这些蛋白质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定义。研究人员表示,通过一个简单的血液测试,研究能够这是大脑中与疾病相关的变化,表明一个人是否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准确率高于90%。我们甚至能够诊断出那些尚未因阿尔茨海默病而出现明显认知障碍的人。
根据之前的研究,血液生物标志物磷酸化tau (P-tau217)可以检测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脑tau聚集体,在记忆问题变得明显之前检测出阿尔茨海默病。P-tau217还可以将阿尔茨海默病与其他形式的痴呆症区分开来,准确率高达为95%。临床研究目前正在瑞典的25个健康中心进行,包括测量血液中P-tau217和认知评估。
研究使用了相同的血液生物标志物。唐氏综合症患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比例相对较高的原因是他们有一个额外的染色体,21号染色体有三个副本。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基因被裂解产生的淀粉样蛋白位于21号染色体上。唐氏综合症产生更多的APP蛋白,从而导致淀粉样蛋白聚集的风险显著增加,这反过来又导致tau蛋白聚集。
研究得到唐氏综合症患者的血液样本和PET扫描结果,为研究这种生物标志物是否也可以作为唐氏综合症患者的诊断标志物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研究结果表明,P-tau217对于唐氏综合症患者和其他人来说,就像阿尔茨海默病的血液标记物一样有效。
研究下一步会评估这种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的表现,并利用它来改进临床试验,评估针对唐氏综合征患者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创新关键点
基于唐氏综合症患者染色体的不同,探究血液生物标志物P-tau217的作用,进而使用血液检查来测定唐氏综合症患者是否患阿尔茨海默症。
智能推荐
FSP1还原酶推动非典型维生素K循环,抑制铁死亡
2022-08-15本研究不仅发现了维生素K是一种新的铁死亡抑制剂,还揭示了维生素K代谢在血液凝固中的最后一个谜团,并阐明了维生素K能够为法华林解毒的分子机制,即FSP1作为维生素K的还原酶,将其还原为维生素K对苯二酚(VKH2),从而缓解法华林导致的毒副作用。这项研究将有助于解释维生素K在生命进化中的作用,也为开发针对铁死亡相关疾病的新型治疗策略铺平了道路。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通过对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揭示闪烁光线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机制
2022-08-30研究人员发现了经过闪烁光线治疗的小鼠与未接受治疗的小鼠的基因表达变化。这项新发现有助于解释暴露在闪烁的光线下可以减少小鼠淀粉样斑块这一惊人发现的原因。这项研究使得神经退行性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预防。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植入颅内的超声设备帮助治疗阿尔兹海默症
2022-06-28法国CarThera公司研发的SonoCloud是一种植入颅内的超声设备,该设备能通过低强度超声暂时打开血脑屏障(BBB),增加大脑中血管的通透性,提高化疗药物的利用度,从而减少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改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认知表现。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间歇性禁食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活性促进神经元轴突再生
2022-08-08这项研究发现间歇性禁食能够改变肠道菌群活性,促进3-吲哚丙酸(IPA)的产生,从而显著增强轴突再生。同时,该研究首次证实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例如3-吲哚丙酸)通过免疫介导机制促进感觉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的能力,是神经元轴突再生所必需的。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