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8/02
相关创新主体

创新背景

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为那些原本无药可医的遗传性疾病带来了希望。近年来,多项人体临床试验也证明了以CRISPR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的潜力。

碱基编辑器(base editor,BE)是美国Broad 研究所刘如谦团队自2016年以来陆续开发和改进的一类基于CRISPR的精准基因编辑平台。与CRISPR-Cas9相比,碱基编辑可以在不切割DNA的情况下实现对单个碱基的精准编辑,也不依赖于DNA双链断裂,因此几乎不会产生基因插入或缺失、染色体缺失或易位、染色体非整倍体、染色体碎裂等潜在副作用,是更安全的基因编辑方式。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向体内递送碱基编辑器时存在着一些挑战。体内基因编辑最常用、最高效的递送载体是腺相关病毒(AAV),然而AAV的装载能力仅4.7kb,碱基编辑器超过了AAV的装载限制,而且除了碱基编辑器本身,还需要gRNA、启动子序列、顺式调控元件,因此单个AAV载体难以装载。目前普遍采用的策略是通过两个单独的AAV分别递送碱基编辑器的编码序列的一部分,然后让其在递送后翻译并组装成完整的碱基编辑器。这种双AAV载体的递送策略,有两个明显的不足,一是降低了基因编辑效率,二是需要更高的AAV剂量,而高剂量AAV可能会导致免疫原性和肝毒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碱基编辑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发展。因此,如果能开发出单AAV碱基编辑系统,将大大简化碱基编辑器的应用、表征和制造,还能提高编辑效率、降低所需的AAV剂量,从而减少潜在的毒性副作用。

腺嘌呤碱基编辑器(ABE)是一类特别有用的碱基编辑器,ABE能够介导 A·T → G·C 的转换,而这一转换可以修正大约一半已知的单碱基突变导致的疾病。

ABE8e是刘如谦团队于2020年3月,使用噬菌体辅助连续进化(PACE)开发出的更高效的腺嘌呤碱基编辑器,仅包含单个TadA脱氨酶结构域,具有更小的尺寸。

 

创新过程

美国Broad 研究所刘如谦团队于2022年7月28日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in vivo base editing via single adeno-associated viruses with size-optimized genomes encoding compact adenine base editors 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开发了一套紧凑型腺嘌呤碱基编辑器,能够使用单AAV载体递送并在肝脏、心脏、肌肉等组织中实现高效碱基编辑,编辑效率优于双AAV载体。实验证明,这项新技术能够降低目标蛋白水平90%以上,同时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也显著降低。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刘如谦团队构建了小型化的、高活性的ABE8e变体——saABE8e,并确定了AAV基因组上最少的必要性顺式作用元件,以开发具有广泛体内靶向能力的高效单AAV载体。

然后,刘如谦团队使用三种紧凑型的CjCas9(2.95kb)、Nme2Cas9(3.24kb)和SauriCas9(3.18kb) 来进一步开发,这些变体具有广泛的PAM序列兼容性,原则上可对人类基因组中约82%的腺嘌呤进行碱基编辑。研究团队利用这些ABE8e变体实现了使用单个AAV载体递送腺嘌呤碱基编辑器。

接下来,研究团队在小鼠体内分别进行了编辑人PCSK9基因、小鼠Pcsk9基因、小鼠Angptl3基因的验证试验。实验结果显示,在肝脏中的编辑效率平均为50%左右,靶蛋白水平更是下降了90%以上,此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也显著降低。而其中,PCSK9和Angptl3基因是已知的心血管疾病相关风险基因,降低这两个基因的表达,均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这一单AAV腺嘌呤碱基编辑系统能够实现强大的体内碱基编辑,而且具有广泛的PAM序列兼容性,在肝脏、心脏和肌肉组织中分别可实现优于双AAV载体的高达66%、33%、22%的碱基编辑效率,当与双AAV载体同剂量时,单AAV载体递送的编辑效率在心脏中增加2.1倍,在肌肉中增加2.5倍。

与目前使用的双AAV载体策略相比,该研究开发的单AAV腺嘌呤碱基编辑系统只需生产单个AVV载体,能够提高效率、降低复杂性,减少给药剂量,从而降低潜在毒性作用。

此外,单AAV腺嘌呤碱基编辑系统可以使用多种血清型的AAV(该研究中使用了AAV8和AAV9),这有助于在肝外组织进行递送。对于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最有效的肝脏,该单AAV腺嘌呤碱基编辑系统的效果与之相当,而对于心脏等LNP无能为力的器官,单AAV腺嘌呤碱基编辑系统将大有可为。

 

创新关键点

该研究通过优化腺嘌呤碱基编辑器和AAV病毒载体组件的大小,开发了一套单AAV腺嘌呤碱基编辑系统。该编辑系统可在肝脏、心脏和肌肉组织中分别可实现高达66%、33%、22%的碱基编辑效率,同时还能够降低复杂性,减少给药剂量。对于心脏等LNP无能为力的器官,这项单AAV腺嘌呤碱基编辑系统将大有可为。

智能推荐

  • 生物混合心脏为测试人工瓣膜提供真实模型

    2022-08-08

    研究团队创造了一种生物混合心脏,它结合了猪心脏和机械部件,将心脏原有的坚硬的肌肉组织替换为一种类似气泡膜的人造心脏肌肉的机器人软基质。人造肌肉的方向模仿了心脏天然肌纤维的模式,当研究人员远程充气气泡时,它们一起作用,挤压和扭曲内部心脏,类似于真正的完整心脏的跳动和泵血的方式,因此研究人员可以控制心脏的跳动运动来测试假体和人工瓣膜。

    涉及学科
    涉及领域
    研究方向
  • 衰老可能导致大脑突变率的提高

    2022-08-15

    来自耶鲁大学、梅奥诊所和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利伯大脑发育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进行了对人类大脑体细胞突变的首次大规模研究,发现高龄人群大脑的突变率更高,而且这种高突变与疾病无关。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了体细胞突变的相关机制。

    涉及学科
    涉及领域
    研究方向
  • 物联网+生物医学 | 新型光学传感平台可直接检测早期癌症生物标志物

    2022-09-27

    杜克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师设计了一种方法,可以在不需要标记或目标扩增的情况下,同时检测从组织样本中提取的RNA中多个特异性microRNAs的存在。

    涉及学科
    涉及领域
    研究方向
  • 生命科学创新 | 通过探究SMCHD1蛋白质的遗传过程创新孟德尔疾病的解释方式

    2022-09-24

    研究从母亲的基因对后代的影响创新孟德尔疾病的解释方向,强调从母亲那里遗传的基因在儿童遗传疾病中的作用,提高了对此类疾病的理解。

    涉及学科
    涉及领域
    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