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背景
金刚石晶格中的点缺陷(例如氮空位色心,硅空位色心等)有在众多实际应用中推广的巨大潜力,包括量子信息处理,量子计算,量子光学,和量子传感等。期中,由于氮空位(NV)色心具备独特的室温量子性质而倍受关注。同时NV色心能够在纳米尺度的金刚石颗粒中稳定存在,使得这些包含NV色心的纳米金刚石颗粒作为多功能纳米粒子应用于众多领域中。例如,作为纳米尺度的探针用于测量单细胞内的温度和磁场;作为荧光标记在生物体内追踪生物动力学过程等等。
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往往需要精确地操控含有NV色心的纳米金刚石颗粒以开发它们的全部能力。因此,精确地将纳米金刚石颗粒放置于空间中的合适位置变得极为重要。然而这一点很难做到,因为纳米金刚石颗粒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现有的制造方法导致每颗纳米金刚石颗粒都具有独特的形貌,尺寸和表面性质。
创新过程
发表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由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Ji Tae Kim教授和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Zhiqin Chu教授领导的题为“On-Demand, Direct Printing of Nanodiamonds at the Quantum Level”(DOI:10.1002/advs.202103598)的研究文章,通过程序控制的纳米级精度的打印方法,打印出金刚石纳米颗粒中的氮-空位色心,实现了对含有甚至是单个NV色心的纳米金刚石颗粒的高精度控制。该技术将为制造量子讯息处理器和生物传感器等量子器件,开拓出一条实用且具经济效益的出路。
这个操作简单的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各种基底,也适用于含有不同浓度或不同色心种类的纳米金刚石颗粒。研究表明,打印的纳米金刚石数量可以控制在单颗粒水平,且打印位置的空间误差可以控制在127纳米以下。相关成果发表在《先进科学》(Advanced Science),该技术被选为期刊底面的当期精选故事,并已申请美国专利发明。
氮-空位色心(NV色心)是一种在金刚石(钻石的原石)晶体结构中最常见的点缺陷,是当前最具代表性的量子体系。NV色心是原子级别的固态设备,作为重要的量子材料,它拥有光学可调的自旋自由度,在固态量子处理器中具有量子比特和量子探测器等核心功能。
现今的量子材料加工十分困难,不少量子材料只能在极低温(−150°C至绝对零度−273°C)环境下进行操作。由于金刚石(钻石原石)中的NV色心在室温下也具有强力的量子态,因此这对于实现室温量子器件来说十分重要。
要实现相关应用,对量子技术的一个核心要求是要在集成电路上精准地放置单个NV色心。 这一技术突破将带动量子计算机、量子通讯和量子生物感知等重要新兴领域的发展。但目前技术阻碍主要包括定位精度粗糙、通量低和工艺复杂等问题。现有的几种方案将具有NV色心的纳米金刚石颗粒,定位在各种基板和电路上,当中包括复杂的“拾取和放置”纳米操作方法,效果并不理想。钻石作为最坚硬的材料很难加工。此次研究的新方法足以应对这一难题,团队通过对含有纳米金刚石的亚公升液滴(<10的负18次方升)进行电控的分发,直接将NV色心放置在通用的基底上。
创新价值
本次研发的新技术能体现出亚波长的定位精度、单缺陷级的数量控制水平和自由图案化的能力,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这种新颖的方法将为制造量子信息处理器、量子计算器和生物传感器等量子器件,开拓出一条实用且具经济效益的出路。
智能推荐
新材料 | 人造叶绿体有助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
2022-06-29纳米技术和生物细胞交叉融合实现人造叶绿体并完成批量生产替代。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新型碳基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材料创新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2022-07-27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光电功能界面材料实验室自2010年开始研究基于纳米金刚石的癌症治疗体系,发现在酸性细胞环境内,纳米金刚石-顺铂体系可实现顺铂药物的缓释效果,能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Small 2010, 6, 1514-1519)。后续研究发现了高压高温法制备的纳米金刚石对HepG2细胞的迁移抑制效果(Physica Status Solidi A 2016, 213, 2131-2137)。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物联网+生物医学 | 新型光学传感平台可直接检测早期癌症生物标志物
2022-09-27杜克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师设计了一种方法,可以在不需要标记或目标扩增的情况下,同时检测从组织样本中提取的RNA中多个特异性microRNAs的存在。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前沿医学 | 利用超软电极监测心肌细胞电信号
2022-06-29在纳米网络上采用高可控性的静电纺丝技术,监测心肌细胞化学物理信息同时保证细胞自主无影响运动。
涉及学科涉及领域研究方向